(記者 朱云嵐 通訊員 孟莉 唐文銘) 潘雙線位于徑山鎮(zhèn),,貫穿西部的潘板和雙溪,,是連接禪茶第一村,、徑山點茶,、錢三組茶園等眾多景區(qū)的重要道路,。路線起于彭長線,,由東向西行進,,終于漕雅線,,全長5.484公里,,路面結構為瀝青混凝土路面,,全段路面寬8.5米,道路技術等級為四級,。
一條條“四好農村路”修到了村頭,,不僅鋪就了通往富裕的康莊大道,,更是成為致富路、幸福路,、連心路,,串起了好山好水好生活。連日來,,記者走訪了多位潘雙線沿路村民,,試圖從他們的講述中拼湊出一幅產業(yè)興旺、生態(tài)宜居的美好圖景,。
小古城村村民雷俏是一位90后新生代創(chuàng)業(yè)者,。五年前,她的小家庭添了新成員,,眼看著家鄉(xiāng)“美麗鄉(xiāng)村”建設得越來越好,,她決定返鄉(xiāng)創(chuàng)業(yè)。
2019年,,雷俏在小古城村開了一家售賣農產品的“古城e鋪”,就位于潘雙線沿線,。如今,,她店里設立了“共富工坊”電商銷售展示點,高顏值的鄉(xiāng)村伴手禮搭上電商銷售平臺的快車道,,生意越來越紅火,。她心里謀劃著,將更多與茶相關的農產品統(tǒng)一品牌包裝后再上線,,帶動周邊村民致富,。
盛夏翠綠的茶園帶來陣陣涼意,老杭大民宿位于潘雙線郁郁蔥蔥的茶園邊,,民宿管家李清會告訴記者,,“四好農村路”讓杭州到小古城村的車程縮短了十分鐘,“周邊道路經過整治后,,裝上了路燈,,修建了溝渠,實行雨污分流,,高壓線網埋到地下,,沿路風景十分秀美。特別是到了秋天,,蒼翠竹林,、翠綠茶園、碧波蕩漾的湖泊,,令人心曠神怡,?!?/p>
沿著潘雙線再走1公里左右,在徑山腳下,,是另一家民宿“耘縵居”,。這是一幢三層自建別墅,有前院,、別墅和后院,,一草一木都由別墅主人宓思豪親自規(guī)劃打理。
盛夏時,,不少長三角游客選擇來這里,,被沁人心脾的山中涼意所包裹。夜晚,,三五好友在潺潺溪流邊戲水,、燒烤,是何等愜意,。推開后院的小門,,可以看到一大片荷塘,高高低低的荷葉荷花映入眼簾,,美不勝收,。不遠處,便是徑山千畝花海,,猶如不小心打翻的調色板,。
宓思豪告訴記者,趁著暑期旅游旺季到來之前,,他改裝了民宿配套設施,,進一步提升游客入住體驗品質。
近年來,,小古城村圍繞“以農為本,、文旅賦能”發(fā)展思路,因地制宜地發(fā)展特色鄉(xiāng)村游,,通過打造各類可供游客停留,、體驗、娛樂的項目,,壯大鄉(xiāng)村農文旅產業(yè),,吸引更多年輕人返鄉(xiāng)創(chuàng)業(yè)。同時,,通過體驗式鄉(xiāng)村旅游產品,,將閑置的勞動力轉化為生產力,在鄉(xiāng)村振興的康莊大道上越走越寬,。
2023年,,小古城村實現(xiàn)旅游總收入5200多萬元,,接待游客48.13萬人次,旅游公司營收突破420.51萬元,,帶動村民就業(yè)400余人,。
沿潘雙線一路向西,不僅可以一覽秀美的茶園風光,,還可以在小古城遺址,、錢三組紅色基地、竹海漂流景區(qū)游覽一番,。
遠處幾縷裊裊炊煙,,宛如江南人家的詩情畫卷,畫卷中升起炊煙的每一處人家都藏著辛勤耕耘的美好夢想,。
潘雙線——這條與村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鄉(xiāng)村大道,,穿梭往來的不僅是特色農產品,還吸引來八方客,。村民們期待著,,期待未來生活品質的提升,這條寬闊的“四好農村路”終究變成了帶人們通向富裕的“幸福之路”,。